2020学生故事十四 | 喻以理:对焦
发布时间:2020.04.24


喻以理(Billy Yu)

华附国际部2020届毕业生,初中毕业于广州华侨外国语学校,在19/20海外大学早申请阶段获美国布兰迪斯大学(ED)录取。



文字 | HFI Y12 喻以理

图 | HFI 天宇 / Eric

版权归华附国际部 |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机对焦的过程,
是从模糊失真
到清晰锐利;



而我们学习的过程,
是从迷惘茫然
到自信笃定。




(一)   模糊


刚到华附国际部HFI的时候,我是茫然的。我对自己未来的图景,就像相机刚启动时的模糊的画面一样,不清不楚。而妨碍我“对焦”的阻力,主要是我的英语能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焦终会完成。


“不背单词是没有前途的。”Wendy老师在高一的通用英语(General English;GE)课上反复强调。


的确,在 Norman Lewis 的畅销单词书《Word Power Made Easy》(标注1)中有反复提到,单词是意义的载体,拥有很大词汇量的人一般博古通今、学富五车。因此,背单词不只是为了考试和单词测验,更是为了知识的获取和掌握获取新知识的钥匙。


但是,高一的我并不理解这一个道理。我当时知道的只是每周单词表上一个个素未谋面的单词和 Pre-AP 英语课的小说中不断跳出的陌生单词。这些单词组成的篇章更是让我感到头痛。在初中,我的英语水平是高于平均水平的,并且在中考英语中取得很高的分数,但是来到HFI的第一个学期,我感觉我的英语水平在班上可能是倒数。这一感觉在一节GE课上显示得淋漓尽致。


在这一节课之前,Wendy 老师发了一份作业,是老SAT的词汇辨析题。这类题在题干中给定一个句子,句子中挖走一个或多个单词,然后在五个选项中给出不同的单词(组合);考生则要在五个选项中选择最适合的单词(组合)完成句子。


这份作业我做了,但没做完。这份作业里面每一道题——不管是题干还是选项——都有我从来没有见过的单词。而句子本身复杂的结构更让我不知所云。因此,我做了几道题便放弃了这个作业。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老师在课上讲这份作业的时候才是最痛苦的时候。Wendy 老师在课上不只讲了这份作业上面的单词,还用词源学的方法给我们拓展了许多新的单词。老师从一个单词(如egregious),抽出词根 (greg),然后再介绍我们许多同源词(gregarious, congregate, segregate, aggregate等)。这种学习单词的方法在我现在看来是比较高效的,但是在当时的课堂上却让我更加迷惑。我就眼睁睁地看着 Wendy 老师用优美的圆体字将作业里一个我原本就没搞懂的单词抄写到白板上,稍作解释后擦掉单词上几个字母,然后换上几个新的字母,做成了一个新的单词。我还没来得及将刚刚的单词抄写下来,Wendy 老师就已经又把这个单词换了几个模样,然后进入下一题了。这一节课 Wendy 老师从白板的左边写到右边,然后又把左边擦掉一些,继续进行她的单词变形课。而我此时已经无力誊抄白板上不断变形的单词,随手抓起手机,拍了几个白板的影像之后便把这节课的内容,连同作业上和照片里的单词置之脑后了。


可能是我当时基础太差了,没能完全听懂GE课和其他英语课。看不懂的 Pre-AP 英语课的小说、写不出的 EAP学术英语课的论文、说不出的托福口语练习,一次又一次地提醒我:我的英语基础可能并没有我以为的那么好。正如一次家长会谈话中 Wendy 老师提到,她的课不能太简单,否则会让大多数同学“吃不饱”;而我,因为英语能力的不足,成了“吃不消”的同学。因此,在整个高一上学期,我都感到非常沮丧和不自信


英语能力的不足,也影响了我的高二的选课。由于我高一上学期的英语成绩,我不能选,也不敢选,任何AP课程体系中的文科和历史学科(包括AP英语语言和写作课和AP历史学科)。


但是,我欣喜地发现,我的英语能力很自然地慢慢提升。我在高一下学期的 GE和EAP学术英语课程中能开始写英文议论文并体会到议论文的魅力;在Pre-AP 英语课上能跟着老师理解莎士比亚的话剧并对话剧产生浓厚兴趣。而我在高一很头疼的听力问题,经历了一年的AP课程后竟然自动被解决了。


也许我现在去做那份单词卷子,去听那节“单词变形课”,可能会觉得简单,因为在后来两年的课程阅读和写作中,我已经把这些单词内化到我的词汇里。而高三这个超长寒假里读的《Word Power Made Easy》更是让我对词源学和英语语言学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


英语能力的不足,在一时间,让我感到迷茫,失去自信,但是随着我的在学业上的进步,它对我的限制就减少了。到了高三,我也敢选并且能胜任AP英语语言和写作课还有AP美国历史课了。虽然我现在也不敢说我对英语的理解已经“对焦”完成,毕竟对于英语母语使用者和英语语言学者,这个语言还有很多可以探索的地方。而我的重心,逐渐从语言本身,转向语言所表达的内容上



(二)   清晰


通过高二高三的学习,“对焦”即将完成,而我渐渐能看清阳光以及阳光下面的万物。


随着英语能力的提高,我逐步将注意力放在这个语言所表达的内容上。高二高三的课程,不仅让我学到很多知识,也培养了我的思维,让我对世界产生了全新的认识。其中,我认为影响我最大的是高二的GE课和AP经济课。


1. 高二GE课


高二GE课主要围绕SAT进行。SAT的重点和难点是阅读,因此Delia老师将这门课的重心放在阅读上。而阅读能力正是我所欠缺的,因此我刚进入高二GE课学习时并不顺畅。也许是因为Delia老师讲解文章讲的比较透彻,也许是因为我读文章和听课比较仔细,后来我从这节课收获的不只是SAT分数和英语能力的提升,还有关于逻辑和辩论的思考


我在高二以前(从小学到高一)将很多精力放在理科的做题和应试上,没有进行大量的阅读,所以我的阅读理解能力不佳。一开始,在GE课上我处处碰壁:文章读不懂,题目也错一大堆(对了也是不明不白)


不过我还是静下心,按照 Delia 的要求,进行精读的学习方式。她布置的文章作业,我读三遍:第一遍计时快速读并做题;第二遍自己细读,尽量理清文章脉络;第三遍则是在课堂上听老师的讲解并和老师探讨不懂的地方。


对于一篇文本,这三遍阅读带给我的是不一样的风景。从只能确定文章的大意或者主题到看清文章的细节和逻辑再到看到这个文章的完整图景和逻辑。我逐渐明白,这三种不同风景的存在,恰恰体现了我当时阅读能力的欠缺。而这种欠缺不仅是对于语言不理解,更是思维上的不成熟


对于小说阅读而言,文本中的人情世故的理解是关键。以前我看小说主要是看情节的跌宕起伏,对细节和心理描写以及议论部分并不在乎。因此,在面对一些描写细腻的行文时,我常常不能体会到人物的内心和动机,也不能理解一些蕴含其中的哲理。虽然SAT只考察以文本证据为基础的(evidence-based)的理解,但我还是不能从文本中挖掘这些信息。自然,我会做错相应的题目。


对于历史阅读而言,逻辑和论点的把握是两大挑战。在我以前的理解,议论文无非就是总分总的结构,每个分论点之间相互独立,只为中心论点服务。但是在历史的文献中,我看到了几乎每一篇文章都包含着缜密的逻辑。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可能包含着诸如转折、让步、因果、比较等逻辑关系。另外,历史文章所包含的观点并不是非黑即白的,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对比阅读(“双篇”)练习上。文章A和文章B可能总体上相互支持,但是文章B可能不支持文章A的某一方面;同理,文章A和文章B可能总体上相互反对,但是它们可能又有一致之处(common ground)。


但是,由于之前的逻辑训练不够,我不能快速反应出文章的内在逻辑。而我的“非黑即白”的认识,让我不能细致地把握每篇文章的立场和论点。这两点,直接体现在了我历史文章的题目的错误率上面。


不过,随着我在GE课精读训练的进行,我对文章的理解得到了“对焦”;透过这些阅读文章,我对事物的看法也有了进步


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小说阅读训练后,我发现即便在第一遍阅读时也能抓住人物的情感和故事背后的逻辑。渐渐地,我也开始在生活中去思考人情世故背后的逻辑。这一技能被我用在高二下学期的学校的戏剧表演上。在读剧本的时候,我不只是看到了剧本印刷出来的对话和情节,还可以根据逻辑去推断人物的情感,进而为我的表演添色。


同样地,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历史阅读训练后,我在阅读历史文章时,也能快速抓住文章脉络和掌握文章观点了。关于文章逻辑,这些历史文章让我认识到段落、句子之间应该有紧密的逻辑上的联系,而不应该是一盘散沙。而我在自己的议论文写作中,也开始形成(AP英语语言和写作课所说的)“Line of Reasoning”(逻辑路线),让我的文章更加有力。而关于文章观点的把握,这些历史文章让我认识到这个世界不只是有两个极端——在两个极端之间也会存在很多落脚点,需要我细致理解。我开始摒弃 “非黑即白”地看法,逐渐认识这个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 AP经济学


在讲经济学带给我的启发前,我想先讲讲我所喜爱的物理学。虽然物理学和经济学分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但它们还是有一些让我着迷的共同点。


我喜欢物理学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用简洁的公式或者定律,解释了世间万物的运行规律。比如说,球类运动中的抛体运动,通过数学和物理的运算和建模,变成坐标系中的抛物线以及以初速度等参数和以时间等变量组成的方程组,利用相关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的最大高度和落地点等信息。


这个原因,同样让我爱上了经济学。在学习AP经济学一段时间后,我发现,经济学也是在利用理论来解释现象。比如说经济学的供需关系图就解释了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变化对价格和数量的影响,如:需求增大,价格上升(当供给不变时)。这一抽象的理论体现在诸多社会现象中。比如,机票的价格往往与市场需求挂钩;临近节假日,欲购票的人数增加,票价也跟着上涨。


总而言之,物理学和经济学做的同样一件事,便是将普遍的现象归纳为系统的理论,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这些理论可以推动人类进步。我们都见过篮球的抛物线,但科学家能从中总结出抛体运动的数学公式,并将相关的公式运用到诸如航空航天等的科技领域;同样地,利用供求关系图,中国政府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知道,若要在口罩需求上升的同时,若要保持价格的平稳,则需要增加供应。而这种用理论解释和辅助实践的操作,便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最好体现。


对于我个人而言,物理学和经济学让我学会了从哲学的角度看待事物,给我带来一种“定力”,让我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永恒的规律。在学习物理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时候,我会对自然现象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而不是相信伪科学和迷信;在学习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时候,我能对社会本质进行思考,而不被煽动性的言论左右思维。这也是“以不变应万变”:从哲学的高度看世界,“对焦”世界的本源,而不是去轻易相信转瞬即逝的表象。


当然,依托几个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整个世界。牛顿经典力学只能从理论上解释宏观低速的运动。科学家在二十世纪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经典力学对于高速的物体以及微观世界并不适用。而不变的经济学理论也不能完全解释这个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因为这个社会是一个快速变化的混沌系统。因此,我们不仅应该用“定力”看待这个复杂的世界,还要从实验和实践来反思这个“定力”在不同环境下的合理性,再做出相应的调整。


3. 其他学科


虽然前面只介绍了高二GE课和AP经济学带给我的思考和启发,但是我学习的其他学科也带给我知识和精神上的收获。在AP物理C和AP微积分BC的课程中,通过对物理和数学的进一步学习,我感受到物理和微积分之间紧密的联系(虽然物理老师讲义上复杂的知识点让我头痛);在高一生物课和AP生物课上,通过学习生物体生存的机理,我领略到生命的无穷奥妙;在AP统计课上,通过掌握分析数据的方式,我体验到数据带给人们的巨大的信息量;在中国文学课上,通过阅读和赏析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我了解到当时中国社会的思潮以及体会到这些作品背后长期的文学和哲学价值。


心理学家 B. F. Skinner 说过:“当所学的东西都忘掉之后,剩下的就是教育。”(标注2)也许十年以后,我会完全忘记上述学科中的知识点和公式。但是,我在HFI期间获得的思维和技能却会跟着我一直走下去,不断更新并历久弥新,帮助我“对焦”这个世界。



(三)角度


如果相机胶卷中只有一种风景,那会多无趣啊;如果人只有一种思想,那会多狭隘啊。因此,相机要经常换角度,人也要时常更新思维。只不过,更换角度需要重新对焦,更新思维需要不断学习。


在过去三年的学习中,我学习到了很多知识,获得了很多思维观念,从而开始“对焦”这个世界。但我知道我“对焦”的可能还不是世界的真理。


也许这个世界并没有确切的真理。物理学家 Stephen Hawking 和 Leonard Mlodinow 在科普书《The Grand Design》3中讲到,一个在球形透明鱼缸里的鱼所看到的世界是扭曲的。因此,我们会认为它所观察的世界是不正常的。可是,鱼缸外的我们观察到的世界就是绝对正确的吗?我们看到的世界,获得的真理,会不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扭曲的呢?


在人文和社科领域,因为观察的角度的不同,而得到不同的观点和结论的现象有很多。比如在AP美国历史的学习中,我发现,关于一个事件,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会发表不同的看法。比如对于美国内战之后的人口西迁,在一些农民眼里是获得土地的机会,但是在美洲原住民眼里是对自己原有生活方式的破坏。而在AP经济学的学习中,James Paul Rogers 老师不断提醒我们,经济学的学派有很多种,每一种都有其时代背景。(他还戏谑地说我们学的是AP经济学学派,杂糅了众多经济学学派的观点。)


而在自然科学中,因为观察视角的不同而导致结论的不同也时常出现。比如说,从宏观角度,广义相对论成立;但是在微观层面,需要量子力学来解释很多现象。又比如说,牛顿经典力学只在宏观低速的场景下有计算的意义。


即便对于数学和几何,由于公设和公理的不同,得到的定理也不一样。比如,在欧氏几何中,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但是,在球面几何中,三角形内角和大于180度。


我曾经在幻想着是否有一个大定理来解释宇宙间的万物。但是,《The Grand Design》(标注3)讲到,我们所有得到的结论,都是根据我们的观察得出的;世上没有脱离观察的真理。因此,所谓的真理只是我们能看到的事物的总结


而这种看法,也体现在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处在不同的地方,观察到山的景色是不同的;处在不同的位置,认识到世界的模样也是不同的!


因此,我不敢说我现在所认识到的世界是真理。我现有的知识胶卷里对焦好的照片,也许只是知识山丘里的一个小小的角落。


虽然这个世界的没有唯一的真理,但是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在持续进步和不断调整的。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再到万有引力,人们看宇宙的角度的不断上升和扩大。而我在HFI期间的学习也让我的视界有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这座山虽看不完全,但是随着探索的进行,视野可以变得广阔,心胸可以变得宽广。


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中,还要不断学习,不断调整角度,不断重新对焦,然后以此来看到更清晰、更完整的自我的内心和外部的世界



(四) 参考文献

1. Lewis, Norman. Word Power Made Easy: The Complete Handbook for Building a Superior Vocabulary. Anchor Books, 2014.

2. Skinner, B. F. “Review Lecture – The Technology of Teaching.”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 Biological Sciences 162.989 (1965): 427-443.
(英文原文:“It has been said that an education is what survives when a man has forgotten all he has been taught.” )

3. Hawking, Stephen, and Leonard Mlodinow. “Stephen Hawking Asks, What Is Reality?” Time, Time Inc., 10 Sept. 2010, content.time.com/time/arts/article/0,8599,2017262,00.html.

0.106156s